2021-04-01 10:51:26 來源: 南通網
隨著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的不斷發展,網約房的新型入住模式,也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。然而房屋分布散亂、人員流動性強、租客身份不明、管理模式混亂等現象頻仍,導致網約房在實際經營中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和社會管理難點。為加強和規范網約房治安管理,維護社會治安秩序,《江蘇省網約房治安管理規定(試行)》將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
強化問題導向,把脈問題方向,完善征信系統。網約房的優勢在于線上即可完成選房、租房、入住,房東與租客全程不見面,不接觸。但在方便的背后,無實名登記、無有效監管、無隱患排查,導致網約房野蠻生長,租客被偷拍、房屋被搬空,甚至成了黃賭毒等違法犯罪的“溫床”。完善房源登記核實、加強公安實時監管、健全行業信用評價等一系列行業征信系統亟待出臺。要積極鼓勵相關平臺引入智能門禁系統、人臉識別系統、人像抓拍探頭等人工智能技術,借助科技“無形之手”,形成征信“有形之手”,為網約房上把征信“安全鎖”。
強化制度保障,把準責任落實,健全法律條款。民宿?客棧?短租房?作為新興行業,網約房在灰色地帶高速擴張,相關法律法規仍然存在空白,這也導致執法部門互相扯皮,不愿意承擔管理責任,成為社會治理的一大隱疾??上驳氖?,江蘇省即將施行的網約房治安管理規定,從規范從業安全標準、明確房屋經營許可、劃定相關部門職責等多方面給出政策指導,為加強網約房治安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,為網約房掃凈了管理“死角”。
強化系統思維,打牢營商基礎,加強行業監管。近年來,不少地方嘗試安裝智能鎖、密碼鎖,上傳身份證等方式管理網約房,但大都程序繁瑣,設備、平臺維護費用高昂,房東和租客積極性不高,最終不了了之。如何打破快捷采集信息、簡化操作步驟、降低運營成本等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。房主主動上傳房屋情況、租客自覺配合身份驗證、平臺嚴格審核雙方信息、社會開發智能管理平臺……唯有四方共管共建,才能在提升網約房管理效率的同時促進網約房市場健康發展,為網約房清除監管“盲區”。
對癥下藥,備預不虞。監管不是目的,規定不是限制,而是為了促進網約房經濟良性發展。讓網約房在“陽光下”運營,有助于打造入住者安心、經營者省心、監管者放心的“安居”環境,推動平安江蘇建設不斷提檔升級。(文/賈曉璐 圖/金裕)
南通日報社 2009-2016 版權所有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刊登、轉載的各種圖片、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電話:0513-85118941 郵箱:ntrb@163.com
聯系地址: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